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

弟子的恐慌(情緒卡)


描述

這裡用的"弟子""與"師父"是指心境上的關係,
主要解釋一邊是依賴者的角色(弟子),
另一邊則是提供保護及指導者的角色(師父).

弟子在這個關係中非常信任師父,所以對於師父的嚴厲手段
都會強迫自己接受下來.

《情境的比喻》
常有人用開車掌握方向盤來形容像面對人生的道路,
所以這裡也用開車來比喻這個主題

《故事開始》
一位弟子在開車.........師父做在旁邊指導...........

這位師父要求的非常嚴格,任何動作都要在師父的指導下完成,
不允許有差錯 .

師父:「 你這個白癡,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動作都做不好 ,你知道這樣後果有多嚴重嗎?」.

師父「你腦袋裝大便嗎?我看你是過的太爽了,去太陽下給我罰站2小時,交互蹲跳100下 」.

由於弟子深知師父的經驗豐富,也相信師父的嚴厲是為了讓自己能學的更好,

所以對於師父的指導深信不疑,並且很安心的聽從師父的每一個命令,

心裡覺得,雖然有點辛苦,但有師父在旁邊指導,至少我不用獨自面對這麼可怕的道路情境,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,心中也希望師父能一直教導我.

直到有一天

弟子不經意自己做了一個自然反應,
處理了當下所面對的道路場景,

弟子在一瞬間突然發現,
自己居然有自行判斷的能力了.......

這在師父的嚴格管控下是不應會發生的
弟子也從沒想過可以做的到.......

從此之後,弟子又偷偷嘗試了 第二遍  第三遍..........
弟子發現,開始慢慢抓到如何用自己的感官去開車的感覺,

師父:「你這個一無是處的垃圾 ,腰給我挺直一點」
這段期間,師父的嚴厲責罵及羞辱依然未曾鬆懈與停止過,

不過在弟子的心中,已經慢慢的開始,建立起了自己的自信心,
但是,
在自信的喜悅感後,隨之而來的就是............... "弟子的恐慌"

"我可以靠自己駕駛了,我的感覺讓我知道我可以了,但是,
那師父的指令呢?
這代表我不再需要他了嗎?
我該聽從我內心的指引,還是師父的教導呢?

我很享受用自己感覺去開車,但我並不想沒有師父
如果這樣下去,
師父他就不會坐在我身邊花時間指導我了,我要獨自面對接下來的道路了,我一定還不行,我可以嗎?

這就是"弟子的恐慌",
主要就是出現在依賴者體驗到自己有獨立能力時,
心中覺得要靠自己時但又放不掉依賴的矛盾心情........


關健字  依賴  獨立


圖片取自於網路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